张湾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张湾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稳步推进“一镇两园”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实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跨上新台阶。重点经济指标超时序进度完成。1-9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01亿元,占目标比7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43亿元,占目标比102%,超额完成考核目标;完成工业投资总量0.92亿元,占目标比92%,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0996亿元,占目标比101%,在全区各街道乡稳居前列,预计12月底上述目标任务均能全部完成。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次成长培育机制,指导5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资格复审,预计全年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引导推动企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指导进行星雷铸造厂、加亮食品机械、新汉轴承、鑫红旗厂房、京基沥青生产线、武汉宏泽成包装厂房等6个升级改造项目,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招商引资成果明显。以“四大比拼”为抓手,组建招商专班,以敢闯敢拼的劲头赴全流程把握招商进度,签约武汉野生动物王国海洋馆、知音来园、乐奇文旅、上善鮰见雅园、知音尚水二期、美尚民宿项目、栖喜花园餐厅二期等7个文旅项目,签约金额总计近30亿元,引进左鲜生餐饮亿元以上项目1个。
(二)“一镇两园”在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中作用更凸显。柏林地铁小镇地位跃升。立足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紧跟中法城西部(张湾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围绕项目做好拆迁信息核实、土地勘界和征拆准备工作;完成文体路二期、成功大道延长线项目设计及土地报批,服务中粮、南德在年内完成商住楼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动广州市政集团湖北分公司完成注册落地,为招引总部项目、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打好基础;持续推进地铁小镇范围内企业征拆搬迁工作,华威公司南侧厂房(建筑面积5849.9平方米)已拆除,剩余厂房待新厂房消防验收通过后完成拆除,富利时橡塑待补偿资金到位后即可拆除现有厂房,剩余奥长岭电器、通锻机械已完成搬迁补偿预评。遇知音综合旅游度假园区量质齐升。一是“流量”创新高,武汉野生动物王国今年来接待游客近70万、龙家台艺术中心5号车间接待游客3万,五一、国庆等热门节假日期间辖区文旅项目日均游客近2万,带动周边民宿、采摘、餐饮等经济发展;二是“品质”再提升,大力实施动物王国园区提档升级和周边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对修复山体进行绿化塑形,对商贩经营进行引导规范,持续推进动物园路、智慧停车楼等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周边文创街区、酒店民宿项目,积极对接湖南电广传媒对动物王国进行深度策划运营,武汉野生动物王国创建4A级景区已完成专家评审验收;三是“业态”更丰富,文旅项目百花齐放,上善美术小镇建成运营,并吸引孵化莫卡庄园、婚纱摄影基地、春风顶火越野基地、栖喜艺术空间等一批文创项目,知音尚水基础设施基本完工,力争年内开园迎客,知音来园项目启动周边村庄规划编制,并引入成都乐奇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策划运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智慧农业园区蓄势赋能。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已完成一期土地预征收及土地平整工作,启动编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案以及园区控制性详规,并同步开展农业精深加工企业招引,湖北天安米业项目已签约;全面布局农业产业发展,协助好时节、夏哥食品完成市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衔接落实校企联合着力发展智慧农业试验及培育养殖基地,不断提高水产、蔬菜产业科技化水平;夯实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刘集片区农产品分检配送车间及电商办公楼建设、红星村农产品分拣车间及冷链设施用房建设;强化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服务站作为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平台,指导红兴农场完成5个产品“二品一标”申报工作,擦亮红星片区“虹星菜巴”特色品牌,对区域内的农产品实行统一标识、包装、销售,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蔬果产品10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00余万元。
(三)城乡建设在加强统筹协调中得到大提升。城镇面貌“有颜有值”。开展柏林集镇环境面貌集中整治行动,规范沿街门面招牌、老旧门窗面积约1900平方米,整治杂乱架空管线60余处,清理积存垃圾14吨,清除排水沟杂物800余米。乡村建设“有滋有味”。2024年我街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1256万元实施4个衔接资金项目、6个审减资金项目,争取奖补资金6049万元实施建材工业园南区道路改造工程、柏林庄村环境整治工程、鸟岛公园基础设施工程、上善美术小镇二期等4个项目,圆满完成“蝶变·新生”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核实整改263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新改建农村公路5.1387公里,完善32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网点,完成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等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有声有色”。强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对西湖等重点水域加大巡查力度,清理河湖岸线垃圾及水面漂浮物等35吨,落实日常巡林护林工作,推进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农村公厕管护和农村污水管网设施维护,20座新建农村公厕均已竣工验收,有序开展辖区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问题整改;加强汉江生态保护,组织开展汉江禁捕常态化巡查。
(四)民生事业在推进共享共治中取得好成效。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完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低收入人口监测专项排查,实现低收入人口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早帮扶,发放低保金426人268.70万元、发放特困资金56人68.56万元,发放重度残疾291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71.07万元;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建成村(社区)养老服务站31处,提档升级互助日间照护中心3处。社会事业协同发展。持续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张湾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获评一级站。组织开展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四季村晚、舞蹈培训等文化活动八十余场,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追求。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大力排解矛盾纠纷,成立突发事件稳控专班,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以及大调解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每周监督开展消防夜查和“三小”场所巡查,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212份,排查一般查隐患643处。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清醒意识到张湾还存在不少短板,面临很多困难:一是政策影响,柏林小镇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较慢、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导入不充分;二是文旅亮点不多,二次消费不足,文旅产业支柱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推进较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品牌推广不够。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街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高质量推进“一镇两园”转型发展取得新实效,拟实施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0亿元,实现财税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为99贵宾会 高质量发展贡献张湾力量。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强比拼,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紧盯重大产业项目,密切跟踪野生动物园海洋馆、农产品加工园、成功大道延长线、百宝科技等重点项目,强化服务跟进,力争完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资入库目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大比拼。打好“乡情牌”“企业牌”,充分发挥街道商会以商招商的积极作用,鼓励各村社区积极提供招商线索,合理盘活闲置厂房和资产,加快引进一批符合张湾发展定位的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比拼。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厚植近悦远来“投资沃土”。深入开展创新驱动大比拼。组织辖区科技型企业入驻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在平台上传成果、发需求、找资金、参与揭榜挂帅等,推进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指导科创企业大力申报技术合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企业创新竞争力。
二是坚持提品质,加快推进地铁小镇成势见效。全力推进征地拆迁。抓住中法城西部(张湾片区)城中村改造机遇,重点推进奥长岭等4家存量企业近5万方厂房搬迁腾退和成功大道西沿线的征地拆迁工作,为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做好保障。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商业用地,招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与99贵宾会 街道一起洽谈深圳农科集团,打造华中地区花卉苗木集中销售展示总部,力争落地3家企业总部项目、3家服务业企业,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额38.7亿元。全力完善小镇功能。配合做好朝阳河改造工作,着力推进成功大道延长线、文体路二期等路网建设,服务中粮、南德、地铁集团启动星级酒店、特色街区等商服项目建设,加快完善生产生活配套,力争近两年内集聚2万人。
三是坚持强IP,奋力打造遇知音综合度假区。持续协调服务,擦亮名片。积极协调推进湖南电广、葛洲坝文旅集团与动物王国合作开发,发挥湖南电广拥有文旅行业头部营销策划能力的优势,打造动物王国文旅IP;抓紧规划开发海洋馆、熊猫馆、猴岛、星空草原等引爆性项目,完善智慧停车场、主题酒店等配套设施,创建4A级景区,不断焕新景区,让每个时节都有“武汉版长隆”的旅游体验。持续多样发展,点亮“繁星”。加快推动知音·来园建设音乐天堂,确保今年内一期开园;上善美术小镇持续孵化的莫卡庄园、栖喜艺术空间等创新文创项目;知音尚水加快无动力乐园、亲水灯光秀、水上酒店等项目建设,促进从传统景点向游客体验游转型,努力形成既有动物王国一轮明月,又有借势带动周边休闲旅游“满天繁星”的良性互动局面。持续盘活存量,提振消费。盘活动物王国周边原鲟鱼馆闲置地块、王家咀等片区闲置民房,招引星级酒店、主题乐园等配套项目,官塘村工业园正在进行腾退转型,规划建设官塘特色文创街区,进一步完善动物王国及周边游购娱食住行等文旅配套,变“存量”为“留量”,提升“二次消费”水平。
四是坚持调结构,着力建设现代化智慧农业园区。以农产品加工园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化。选取农业相对集中、地域紧密相连的三个村,组团打造农产品加工园,启动园区“七通一平”,同步开展农业精深加工企业招引,推动湖北天安米业等签约尽快开工,对接江苏好食源农业科技公司加快推动三产融合园区建设,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生产科技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市水科院(所)合作,建成投用有机种植试验工厂、植物工厂,打造全省首个“长江三鲜”养殖基地、鱼菜共生项目初见成效,引导企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水产、蔬菜科技化水平。推动产品品牌化。引导白湖家园、雨露河谷、红兴农场等新兴家庭农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做优特色采摘、精耕农旅融合。构建“张湾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体化体系,帮助红兴农场等开展“二品一标”申报,扎实推进张湾各类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统筹打造“张湾精品”。
五是坚持护稳定,全力守牢安全底线。守住流域安全底线。落实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柴林垸险段防汛抗灾能力。扎实开展“清四乱”工作,推进“清水入江”和村庄污水处理工程,保护汉江水源地安全。严格落实汉江采砂禁令和“十年禁渔”要求,保持汉江水质稳定。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抓实秸秆禁烧和工地防尘处置,改善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巩固生态环保工作成果。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有序销存量、坚决控增量,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守住社会稳定底线。落实重点人群管控,确保责任实、底数清、情况明。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紧盯南德“保交楼”等突出领域,将信访矛盾引导到法律层面解决。强化隐患排查整改,营造稳定向好安全生产形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