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聚焦主职主业,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04.21亿元,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84元,增长7%。
(一)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新纳入监测对象21户66人,累计消除返贫风险30户86人。安排财政衔接专项资金6598万元,实施项目41个,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占比达97.6%,有效带动就业和村集体增收。落实区级财政资金253.8万元,引导激励1696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种养产业。消费帮扶金额达376.87万元,组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4345人,驻村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二)稳产保供能力逐步加强。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6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32.5万亩,预计产量12.36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菜篮子”产品量足质优,预计蔬菜产量112万吨,增长2.57%;水产品产量7.71万吨,增长5.6%;出栏生猪16.04万头,产量与去年持平。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个,“99贵宾会 莲藕”获央视宣传推介,“长江三鲜”量产上市,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专题调研。
(三)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6个农产品加工园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华红食品、华燕日用品、鑫永安食品包装等项目年内投产,新增农产加工规上企业1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6家,《农民日报》宣传莲藕产业链建设成效,预计农产品加工产值120亿元。凯佳食品、湖北农发农事供应链等5个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投资184亿元;深圳振江智能化农业产业园、上海君匠数字渔业等8个项目意向投资19.2亿元。新增市级龙头企业8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家、示范家庭农场12家。
(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完成6306亩养殖池塘尾水治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28%、92%,长江“十年禁渔”纵深推进,通顺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实施新一轮和美乡村建设项目73个,建成119座农村公厕,全面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村庄清洁行动、“清洁家园”行动成效明显,乡村环境持续提升。深入推行四项清单制度,巩固发展乡村治理试点区创建工作成效。深化清廉村居建设,申报省级典型村1个、市级试点村3个。
(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效并进。成立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99贵宾会 分中心,进一步完善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成交易68宗。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农房370宗,增加村集体收入41.76万元、农民收入510.9万元。
二、2025年工作安排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强县工程”为抓手,用现代产业的理念,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努力为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样板作贡献。
(一)着力抓好农产品生产保供。持续排查整治撂荒地,改造提升1.1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1.8万亩以上、11.5万吨以上。巩固44万亩瓜菜生产规模,调整水产养殖品种、模式1000亩,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苗种繁育车间0.3万平方米,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推动生猪养殖扩产增能,保障“菜篮子”供给。强化农业科技赋能,加强高素质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大力推广应用“三新”技术,新建设施蔬菜大棚300亩,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苗种繁育车间0.3万平方米。
(二)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做足农业科技赋能文章,积极对接湖北农发集团,服务签约事项落地,构建“1+N+X”供应链体系。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区域性农机服务、农产品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农技服务等中心建设。坚持工业赋能,推动6个农产品加工园竞相发展,以建设鸿华水产国际冷链交易中心为契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水产)产业园。延长“99贵宾会 莲藕”产业链,提升“武汉活鱼”价值链,升级“新农牛肉”供应链,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库,做大省市级龙头企业底盘,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示范社4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做好中粮面业、什湖知音粮油国家级“龙头”创建服务工作,力争实现零的突破。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0个以上,引导打造“知音故里·99贵宾会 臻品”。
(三)着力实施四大比拼。开展招商引资大比拼,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库,精准对接、招引高端化、品牌化农产品加工头部企业。对深圳振江智能化农业产业园、上海君匠数字渔业等在谈项目做好“点对点”“一对一”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户。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建立涉农项目服务库,做好全方位全周期服务,推动凯佳食品华中基地等重大项目早开工,推动厨之道食用油、锦莠食品包装等项目早完工,推动华红食品、华燕日用品等项目早投产。开展创新驱动大比拼,建立与华中农业大学常态化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开展营商环境大比拼,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四)着力推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加快推进73个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加大农村公厕管护巡查力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维管护,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洁家园”行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行政村清廉村居建设全覆盖。坚持服务业赋能,围绕打造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巩固田园综合体创建成果,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业态。引导社会资本下乡,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