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湖办事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 2025年工作思路
桐湖办事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 2025年工作思路
桐湖办事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
2025年工作思路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人民政府桐湖办事处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桐湖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的工作部署,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聚焦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奋力完成全年重点考核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奋力完成重点经济指标全年考核目标。1-9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968亿元、工业投资总量6338万元;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43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203万元,占全年目标108.74%、109.92%,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金额3亿元,新增企业主体36个、个体户44户,完成全年目标。因重大项目建设影响,我处辖区部分工业企业即将迁出,在完成本年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总量等2项重点经济指标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二)稳步推进小镇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瓦渣堡大队2024年省级美丽乡村项目,有效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宜业宜居环境。积极参与“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跃升工程”,争取市交投、区交通局、区资规局、区水务局等有关部门支持,推动新永桐与北围堤直交工程、六环线洪北互通连接线工程建设,解决辖区老百姓出行及工业园物流运输瓶颈问题。
(三)坚持围绕特色产业招商引资。持续推进省财政支持插花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组团拜访武汉德华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湖北佳简呈厨食品有限公司、武汉民食为天食品有限公司、武汉福味徕食品有限公司等,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恰谈合作事宜,并与福味徕公司达成投资框架协议,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将于11月底开工。
二、聚焦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幸福指数
(一)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及重点工作清单,全处各单位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及信息报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组织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参加市级培训,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消防夜间排查,集中开展防溺水安全巡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排查,定期举办消防安全、防震避灾应急演练活动,辖区安全态势平稳,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有序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定期召开重点人群管控工作联席会,围绕“平安桐湖”建设,加强重点人员包保稳控和特殊人群管控,严查严打涉毒、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巩固“无毒社区(村)”创建成果;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市民热线平台办结率100%,对于群众反映集中的矛盾纠纷,联合多部门主动作为,通过沟通协调、法律援助等方式,将一批矛盾解决在先,防止小诉求变成大问题,辖区无越级上访情况,社会态势平稳可控。
(三)持续建强基层法治阵地。全处大队(社区)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运行良好,“律师进社区”有效开展,为群众提供法律意见、解惑答疑。及时更新“反邪教”宣传阵地。按照“八五”普法规划中期检查要求,优化打造香妃湖法治文化公园,更新法律法规宣传内容,实现阵地常在、内容常新、群众常学,同步打造线上法治宣传援助阵地,全年线上法律咨询54件。积极向居民宣传推介“法指针”系统并指导操作,帮助群众在线上学习法律知识、获取法律援助,系统注册使用人数持续增长。
三、聚焦生态振兴,稳步提升幸福指数
(一)持续增强生态环保力度。将生态保护工作与办事处年终绩效考评相结合,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督促“三长三员”全面履职尽责,严厉打击通顺河沿岸违规钓鱼、捕鱼行为,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各级河湖长巡湖率达100%;加强空气质量保护,依托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小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秸秆禁烧平台报警2小时内处理率100%;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建立街、村两级林长制工作体系,安排人员定期巡查巡护林地,按时上报区级林长巡林情况,未发生毁林和乱砍乱伐现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杜绝耕地撂荒,稳定耕地保有量面积9178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630亩。
(二)切实保障汛期洪道安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防汛形势,安排部署防汛备汛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汛前水利供电大检查,辖区11台泵站机组、43座大小灌溉机站全部进行检修完毕;建立人员足响应快的防汛抗洪队伍,配足配齐各类防汛物资,做到抢险人员有保障、储存料物有保障;加大河道清杂除障力度,重点清理香城民垸、赵家垴垸、洪北大堤防段范围内河道沟渠,打捞水草、漂浮物等杂物100余吨;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确保各级防指信息互送畅通及时;利用广播和宣传栏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宣传防汛避险知识,帮助群众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意识。
四、2025年工作安排
今年八月,为进一步推动武汉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市资建局决定在桐湖打造国际湿地小镇与设计之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与市资建局共同推进工作。市、区把桐湖定位为“沉湖门户”,将桐湖集镇作为项目启动区,打造沉湖国际小镇。
下一步,桐湖办事处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思想论断,深入开展“四大比拼”,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抢抓沉湖国际小镇项目重大机遇,立足桐湖好山好水,积极开展转型发展工作,切实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绿色发展优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关键进展。
(一)规划引领,构建沉湖国际小镇绿色发展框架
谋划桐湖的未来,要立足“沉湖门户”的定位,紧抓国际小镇重大机遇,绘制出全面的集镇发展蓝图,以高质量的谋划布局促进桐湖绿色发展。
一要抓住机遇做好规划。沉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北纬30°唯一的典型淡水湖泊和沼泽湿地,全球鸟类迁徙重要站点。桐湖是武汉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辖区内拥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种地理地貌,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紧邻桐湖集镇边界,生态功能突出。武汉打造湿地城市的破题点在沉湖,我处将紧抓沉湖这一发展的破题点,在市资建局的支持下,集中精力做好集镇控规、国土空间整治等工作,对集镇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进行整合,明确各地块的性质、用途,理清产业发展思路,高规格做好国际小镇的规划。要把国际小镇纳入到全区一盘棋来谋划推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做足沉湖文章,把桐湖打造成真正的国际湿地小镇。
二要转变思路绿色发展。国际小镇的落地为桐湖带了新的发展要求,旧的农业工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已经不再适宜桐湖的实际情况,我处将积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用“生态+产业”的模式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要保护好国际小镇生态环境,实施全域环境治理,保护好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擦亮沉湖国际小镇的生态底色,彰显小镇的生态范。要发挥好国际小镇生态宣教功能,争取全省小流域治理试点项目的支持,谋划打造生态产业基地,积极向国家林草局申报专项资金,落实湿地鸟类科普馆等宣教项目,支持武汉泰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西奓畈承包400亩耕地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园,争取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研学、休闲露营的市场主体1-2家,增强小镇国际范。
三要提升定位招商引资。沉湖国际小镇有沉湖国际湿地、国际设计之都两大亮点,我处将围绕以上亮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湿地小镇”做招商。桐湖版图面积29.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水域、山林及外滩面积约各占四分之一,自然湖泊及养殖水面达到2万多亩,辖区范围内有桐湖省级湿地公园,沉湖国际湿地紧邻着桐湖集镇,仅有一堤之隔。我处将着眼开发湿地资源,做好住宿餐饮、观光旅游、科普研学等配套设施的招商工作,打造好游客体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小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承接好国际湿地的人流、物流。要围绕“设计小镇”做招商。明年11月,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将在桐湖召开,届时大量的设计师、设计工作室资源将汇聚桐湖。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分两类企业开展招商:一类是公益性运营主体,涉及市资建局规划院、中交第二公路勘测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铁勘测设计院等11家综合甲级院,我们将积极推动上述机构在桐湖拿地建设、注册机构。另一类是市场类运营主体,我们将发挥武汉设计之都的促进作用,吸引相关民营创意公司参与项目,购买或者租赁场地、打造展示样板间,在桐湖注册文化公司,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二)着眼发展,驱动沉湖国际小镇经济增长引擎
建设桐湖发展要抓住沉湖国际小镇带来的发展资源,用好改革的“关键一招”,创新举措,以“四大比拼”、“十大工程”的桐湖实践来驱动经济增长。
一要优化产业布局。桐湖发展思路的转变必将引起产业的改变,我处将积极调整桐湖的产业结构,打造适配沉湖国际小镇的产业链。要做大食品加工龙头。省财政支持插花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总投资3450万元,占地约10亩,新建厂房约9000平米,主营莲藕深加工及产品研发销售业务。目前项目已启动,建成后将引进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武汉福味来食品有限公司。另外我们还积极对接老字号武汉“德华楼”餐饮公司,与其深化战略合作,力争下半年在桐湖挂牌成立德华楼水产品专供基地,促进桐湖渔业产业链延伸。要做强湖鱼养殖产业。桐湖水体条件得天独厚,湖鱼品质优秀,我处将把“一二三产融合,促进渔民增产增收”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立足“4大基地5大产业”,依托武汉香妃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香景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围绕桐湖“湖鱼”“虾蟹”等优质水产品,集中发力,做大做强桐湖水产养殖业,为农业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要布局农文旅融合领域。把文旅产业和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将沉湖文化和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生态宣教和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武汉香妃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区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加快培育农文旅市场主体,承接好国际小镇带来的流量。
二要擦亮特色品牌。我处将以“农文旅融合”为思路,提升档次、走高端路线,围绕打造“生态+设计”的国际IP。依托会址和设计工坊,举办各类展、会、赛,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助力“武汉设计”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活动品牌。积极引入市场主体,用好“沉湖臻品”“沉湖水乡”“知音沉湖”“国际湿地小镇”“沉鱼落宴”等商标,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与武汉市规划院合作,开发“沉湖臻品”等系列农产品,制作一批特色鲜明的伴手礼,提振沉湖特色农产品价值。积极推动武汉“粗茶淡饭”餐饮公司参与“沉鱼落宴”餐饮消费品牌打造,优化如意巷文旅消费体验,驱动桐湖产业层次全面提档升级。
三要抓好重点项目。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将于2025年11月1日召开,我处紧抓供地、交通、市政三方面重点项目,保障会议如期召开。紧抓征收拆迁交地。我处将按照先急后缓的顺序倒排工期,重点抓好香炉山大队香炉山湾56户民房搬迁、林榔满木和倍力特物流等2家工业企业腾迁工作,同步启动并加快还建点报地手续、桐心湖腾退以及墓地搬迁。紧抓交通节点改造。我处积极谋划永桐公路翻坝节点改造、独沧湖段道路刷黑、侏兆线桐湖集镇段迁改等项目,计划分批次完成相应工程,提升小镇综合承载能力。紧抓市政设施优化,抢抓国家发改委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机遇,围绕“地下管网”“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方面,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
(三)增强内能,提升沉湖国际小镇为民服务能力
建设沉湖国际小镇需要走出边远湖区的小朋友圈,走向国际湿地的大朋友圈,要不断增强内能、提升服务能力,以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擦亮干事创业面貌。
一要优化营商环境,要改善营商硬条件,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经营配套设施,大力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对企业运输道路进行清障除杂,为企业提供干净整洁有序的生产环境。要优化营商软环境,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积极贯彻落实各级金融扶持政策,配合举办融资、对接活动,联系银行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问题;为企业做好贴心服务,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服务专人深入企业加强政策指导,协助企业咨询融资、减税等政策问题,把政策精准送到企业“家里去”。
二要加强组织建设。要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持续深化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本领,确保干部队伍有能力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鼓励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加才干。加强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通过基层支部推荐、党工委组织考试的方式,对桐湖户籍有志投身乡村工作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进行考察、培养。
三要办好民生实事。要用好群众力量,以共同缔造为笔,绘制出和美乡村新画卷。广泛开展“党建+生态保护”活动,用好“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服务队”、“基层民兵”等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发动各级河湖长力量,严格落实河湖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河湖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河湖环境问题。要向下延伸城管工作,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定点及时收运,做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