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贵宾会

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2024-08-15 16:57 区教育局
索 引 号 MB1534522/2024-19044 发布日期 2024-08-15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文  号 1
分   类 科技、教育;教育 有 效 性 有效

          对区政协七届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周旭、熊义、朱功梓、吴江利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建议提案(合并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抓紧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1.召开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今年4月9日,在长春街小学99贵宾会 分校学术报告厅,召开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会上解读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武汉市中小学书记、校长发展素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体系》,并布置相关工作;幸福路中学、中法友谊小学、区关工委围绕如何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常争作工作汇报,副区长胡㼆同志讲话。

2.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构建“八大工作机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实施意见》。“八大工作机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制、活动育人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健康筛查机制、危机化解机制、环境关护机制、家校协同机制、督导考评机制。

3.开齐开足相关课程。按照区教育局每学年度执行课程计划的文件要求,各中小学落实生命安全教育每周一个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一个课时。开齐“四类课程”(运动类、实践类、艺术类和技术类),开足课时,严禁挤占。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特色实践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4.落实“双减”相关政策。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举办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励志教育。开展好“1+X”课后服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积极举办研学、科普、劳动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励志教育专题活动,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心理韧性。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月(周)、开学、毕业、传统节假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关键时间节点和特殊时期,采取校园心理剧、心理宣讲、心理小报、征文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5.全员培训,建设全区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领导、教师分3期开展了全员心理健康培训。区教研室组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备课组,定期开展常规教研、集体备课、优质课评选、优秀成果评选。区教科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全区各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教研员等带头开展相关实践研究。学校组建了心理健康综合教研组,由德育干部、骨干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组成,组织开展校本集体教研、活动策划等活动。各教育总支每学期承办一次“街乡巡回教研”活动。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有效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6.协同发展、家校共育。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家长学校开设家教大讲堂,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心理健康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掌握孩子成长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引导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树立科学养育观念,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提高预防和识别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加大对特殊学生的帮扶,对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各环节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关注心理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感恩、诚信等品质;对学业困难学生,开展教学指导,改善心态,端正动机,提高效果;对留守、单亲、亲子关系困难学生,强化关爱、亲子关系辅导等。落实家长安全教育“每周一提醒”、家校互联互访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1.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意识有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教师和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事情。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性及缓慢性,与个别师生的极端心理问题引发的关注度和严重性相比,自然受到了忽视,时常本末倒置把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处理已经发生心理问题上。

2.专业心理教师匮乏。离每校必配一名专职教师或师生比1:1000的要求还有很大缺口。目前专职只有15人,其他均为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急需专业培训,除课程培训外要特别加强个别辅导能力的提升和督导,只有能力上去了,才能更好解决问题,服务师生。

3.家校医三方联系有待加强。一是部分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子女的产生负面影响。个别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家长榜样作用不佳,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身不良嗜好影响子女,一些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初、高中生处于思想的成长期和叛逆期,还缺乏理性判断,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文身、欺凌等不良思想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分辨力容易发生扭曲。随着网络普及,进入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传播的不良影响越来越明显。三是手机管理新问题。校园周边要加强综合治理,部分商店、商贩给学生提供手机租赁、借用服务,并存在售烟、抽烟现象。

目前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大部分家长不承认或不接受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不能有效配合学校做工作,在转介就医的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另外,专业的医疗机构资源有限,就医的通道还有待畅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开展健康筛查。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指导下,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测评,及时制定干预方案和帮扶措施。各中小学要按标准完善好心理辅导室,全校师生要知晓心理辅导室所处位置,知晓求助方式(热线电话、信箱等)、知晓开放时间、知晓辅导教师。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三年级及以上,每班配备至少男女生各1名心理委员),并由学校组织进行系统培训。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转换过程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转接机制,及时做好工作衔接与追踪辅导,强化学段间联动配合。遵守伦理道德,恪守保密机制,保护学生隐私,杜绝信息泄露。2.注重危机化解。各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干预”的“五早”预警机制,特别加强“七个重要时段”管理,即毕业生离校前、放假前后、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后和季节交替前后的重点监控。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预警、干预、转介机制,建立学校预防、班级预警、教师干预、医疗转介工作流程,形成校长关注、教师关爱、同学关心的校内结队机制,做到校内友情结对、家中亲情沟通、途中温馨陪伴、后期跟踪辅导,形成闭环帮扶。指导各学校按照《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安全四级防范要点(试行)》要求,强化全体教师危机干预意识,及时发现危机问题,快速启动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积极预防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发生。加强与医疗机构、卫健等部门对接,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3.加强环境关护。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改进教师育人方式方法,营造教师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良好师生氛围,引导学生以尊重、关心、互助的态度培育同学情谊,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环境。根据全市要求,开展好中小学生欺凌防治专项治理行动。重视校园环境熏陶作用,积极营造温馨、活泼的校园氛围,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有机融合。4.开展校园周边治理。区教育局将与有关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成长环境净化行动。联合区扫黄打非、公安、市场、文化、城管等部门,不定期对学校周边及社会面上的文身机构、网吧、烟酒售卖点、文具店(书店)、小商店进行集中整治,对黄色、暴力、低俗的读物和视听品进行专项清理,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依法落实强制报告责任,加强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预防沉迷网络教育、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等。5.加强督导考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纳入对各中小学校绩效考核、教师年度考核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出现违法犯罪和校园欺凌等问题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讲座、个体与团体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计入教师日常教学工作量,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参与、成效显著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教育局

2024年8月8日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