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贵宾会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印发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印发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4-08-13 00:52 政府办公室
索 引 号 MB1534522/2020-807758 发文日期 2014-09-25
发布机构 政府办公室 文    号 蔡政办〔2014〕18号
分   类 综合政务 有 效 性 有效

各街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报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5月16日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提高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名医、名院、名科建设战略,到2015年,全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基层中医药人员配置达到标准,中医药服务手段更加丰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年度目标

  1.到2014年底,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到2015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量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20%,并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服务量的3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将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提高5%—10%。

  (2)将符合定点条件的医疗机构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体现中医药特点。

  (1)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2)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省、市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3)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鼓励使用推广具有本地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中药验方。

  (4)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同使用。

  3.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内容作为重要指标。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0%。

  (2)中医药内容分值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门诊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及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列为重要考核指标。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加强区中医医院建设。

  (1)加强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争取在2018年前区中医医院在建设规模上达到三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市级及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不少于4个,2020年前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

  (2)加强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完成国家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达到国家《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立“国医堂”。

  3.卫生院按照卫生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立“国医堂”。

  4.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3.85%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医生或能中会西的医生。

  4.积极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使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30%以上。

  5.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构建乡、村中医药知识培训的长效机制,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每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中医药知识的培训覆盖面达到90%以上,促进基层中医药人员每年获得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学分。

  6.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7.区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基层指导科负责承担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指导任务,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帮扶机制。通过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1.中医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门诊中药处方量占总处方量的比例不低于60%。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集中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建设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国医堂。

  3.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五)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湖北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中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区中医医院建立中医“养生堂”,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

  2.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资料的印刷、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中医药内容比例占50%。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七)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1.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创办中医医疗、保健机构。鼓励支持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医疗机构。

  2.鼓励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单位设置中医坐堂诊所提供规范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3.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八)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1.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各项中医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2.加强中药使用管理,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3.加强中药质量监管,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医疗卫生机构。

  (九)推进“中医中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深入开展

  继续开展“中医中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分管副主任、区卫计委主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分管责任人为成员的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委,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二)强化监督管理

  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实际,合理确定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建立奖惩机制,将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安排中医药服务能力项目的重要依据。领导小组要加强督导检查、评估验收,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整合资金投入

  整合中央、省级和市级资金,重点加强辖区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中医重点专科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功能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条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中医药事业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源向基层卫生机构倾斜,推进各项工作实施。

  (四)营造良好环境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意义,增强各单位实施提升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提升工程开展,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对提升工程开展得力、效果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表彰,正面引导提升工程实施;对提升工程任务未完成的单位予以公开曝光,促进提升工程开展。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武部,各人民团体。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办公室 2014年5月16日印发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