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印发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MB1534522/2024-18263 | 发文日期 | 2024-07-18 |
---|---|---|---|
发布机构 |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 文 号 | 无 |
分 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有 效 性 | 有效 |
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8日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民初心,坚持问题导向、共同缔造,坚持强基础、补短板、攻难点,坚持全方位覆盖、全链条提升、全社会参与,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养成居民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共同良好习惯。
2024年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8%、参与率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7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升,助力99贵宾会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压实各方责任,全面提升分类质效
1. 压实重点行业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城管执法、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住房和城市更新、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进本行业垃圾分类工作标准和制度落实落地。
2. 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街道(含中法生态城管委会、99贵宾会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消泗乡,下同)充分发挥实施主体责任,依托“街道—社区(村)—小区(网格)”架构,健全垃圾分类制度,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垃圾分类责任。社区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因地制宜发动居民、物业、商户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3. 夯实投放管理责任。落实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等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容器配置、宣传督导、管理维护等工作,保持投放点、垃圾容器、收集屋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洁。强化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引导单位、家庭和个人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
(二)加强全程管理,全面提升分类能力
1.实施源头减量。实施“大分流、细分类”,开展源头减量治理,鼓励邮政、快递、外卖、食品等重点行业推行简约包装。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和环保纸袋,在全区商超、餐饮企业等场所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包装,推动电子商务、外卖等平台企业加强入驻商户管理,推行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采取措施引导旅游、住宿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鼓励优先采购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利用产品,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
2.提升设施装备。结合新区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按照住建部《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要求,构建完备的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并点”,逐步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亭棚式改造。提档升级收运设施设备,关停、提档升级低标准垃圾收集屋。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屋建设,有条件的农贸市场、餐饮集中区域等全部配建。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建设1处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集中暂存点。改建升级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站,新改扩建收集转运站2座,建设1座大件垃圾拆解站,满足全量分类封闭转运要求。按照垃圾分类运输要求,配齐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厨余垃圾收运车辆达到43台,推广应用新能源环卫车辆。
3.规范分类投放。按照《武汉市主要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指引》要求,居民小区按“四分类”标准、公共区域按“两分类”标准设置垃圾分类容器。推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督导,纠正不规范投放行为,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规范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分类收集屋日常管理,制定日常维护和保洁标准,严禁将垃圾分类收集屋挪作他用。加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旅游景点、交通场站、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垃圾分类投放管理。
4.完善收运体系。通过改进装备、优化流程、规范作业等措施,着力解决垃圾收运作业噪音、异味、容器占道、跑冒滴漏等扰民问题,提高公共环境卫生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实行生活垃圾定制化收运模式,优化收运时间、路线和频次,实现“桶车同步”“桶车一色”。试点厨余垃圾收运处一体化模式,鼓励生活垃圾处置企业服务延伸至收运环节,倒逼前端分类。优化有害垃圾收集暂存点布局,通过市场化方式建设1座有害垃圾集中暂存设施,规范收集暂存管理。严格执行分类运输,杜绝“混收混运”,各类生活垃圾按规范收运至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集中暂存设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或直接运至终端。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按规范收运至处置场所,禁止混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
5.强化末端处置。拓展可回收物资源化渠道,居民小区设置智能回收箱90个。强化有害垃圾收集、暂存、运输、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
6.因地制宜治理农村垃圾。完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市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升级改造老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按照“一村湾一亭棚”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农村地区建设乡村收集点200个并因地制宜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
(三)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1. 创新分类模式。推行街道主责、物业管理主导、服务外包补充的垃圾分类模式,物业小区实行“物业主导+桶边引导”,老旧小区实行“社区主导+居民自治”,有条件的小区实行智慧分类,实现“无人督导”。推进“两网融合”,健全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提升便民化、智慧化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对达标街道、社区(村)、物业企业、家庭实施奖励,将垃圾分类纳入“十优满意小区”、文明单位等评选内容。通过积分、返现等形式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准确率。
(四)强化宣传引导,全面提升分类意识
1.推进共同缔造。推动建立以社区(村)为基础的垃圾分类自治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居民主体作用,加强社区居民沟通引导,发动群众共谋治理方案、共建志愿服务、共管分类质量、共评红榜黑榜、共享分类成果。构建区、街道、社区(村)志愿者服务队伍网络,打造志愿者服务平台,组建宣传员、督导员和社会监督员队伍。将垃圾分类纳入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内容,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上门宣传、投放引导、分类监督等志愿服务。
2. 拓展宣传覆盖面。建设垃圾分类宣传阵地,交通场站、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等实现宣传阵地全覆盖,公园、绿地、景区、商圈、农贸市场等覆盖率80%。建成1条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线路,每个街道至少打造1个垃圾分类宣教馆或垃圾分类环保驿站,每个社区打造2—3个不同形式的宣传阵地。
3. 多途径宣传。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开展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全区开展基层宣教活动100场以上。将垃圾分类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实践。用好传统和新媒体平台,利用户外电子屏等各类宣传媒介,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进。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组建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按照“工作方案+任务清单+工作导则+效能评估”模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党组织联动,构建共治共建、互联互动工作格局。
(二)加大政策引导。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作用,支持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示范创建、分类激励、体系运行等工作。
(三)完善市场机制。通过特许经营、市场准入等方式,支持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元方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运行的作用。
(四)推进效能评估。开展垃圾分类效能评估,将街道、小区和重点行业纳入垃圾分类评估内容,实行每月检查考核,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奖惩。
(五)强化依法治理。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普法宣传,针对不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混装混运”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
附件
99贵宾会(中国)官方网站 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措施 | 责任单位 | 完成期限 |
一、压实各方责任,全面提升分类质效(共3项) | ||||
1 | 压实重点行业管理责任 | 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城管执法、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住房和城市更新、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进本行业垃圾分类工作标准和制度落实落地。 | 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含中法生态城管委会、99贵宾会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消泗乡,下同) | 持续推进 |
2 | 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 各街道充分发挥实施主体责任,依托“街道—社区(村)—小区(网格)”架构,健全垃圾分类制度,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垃圾分类责任。社区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因地制宜发动居民、物业、商户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 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3 | 夯实投放管理责任 | 落实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等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容器配置、宣传督导、管理维护等工作,保持投放点、垃圾容器、收集屋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洁。强化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引导单位、家庭和个人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运输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二、加强全程管理,全面提升分类能力(共6项) | ||||
4 | 实施源头减量 | 鼓励邮政、快递、外卖、食品等重点行业推行简约包装。 | 区邮政公司、区商务局,各街道 | 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整治 |
4 | 实施源头减量 | 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和环保纸袋,在全区商超、餐饮企业等场所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包装,推动电子商务、外卖等平台企业加强入驻商户管理,推行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 | 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采取措施引导旅游、住宿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 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各街道 | 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整治 | ||
鼓励优先采购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利用产品,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 | 区财政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 | 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5 | 提升设施装备 | 结合新区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按照住建部《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要求,构建完备的垃圾分类设施体系。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并点”,逐步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亭棚式改造。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
提档升级收运设施设备,关停、提档升级低标准垃圾收集屋。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屋建设,有条件的农贸市场、餐饮集中区域等全部配建。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建设1处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集中暂存点。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
改建升级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站,新改扩建收集转运站2座,建设1座大件垃圾拆解站,满足全量分类封闭转运要求。 | 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
按照垃圾分类运输要求,配齐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厨余垃圾收运车辆达到43台,推广应用新能源环卫车辆。 | 区城管执法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
6 | 规范分类投放 | 推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督导,纠正不规范投放行为,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规范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分类收集屋日常管理,制定日常维护和保洁标准,严禁将垃圾分类收集屋挪作他用。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加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旅游景点、交通场站、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垃圾分类投放管理。 | 区城管执法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园林和林业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交通运输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7 | 完善收运体系 | 通过改进装备、优化流程、规范作业等措施,着力解决垃圾收运作业噪音、异味、容器占道、跑冒滴漏等问题,提高公共环境卫生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实行生活垃圾定制化收运模式,优化收运时间、路线和频次,实现“桶车同步”“桶车一色”。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试点厨余垃圾收运处一体化模式,鼓励生活垃圾处置企业服务延伸至收运环节,倒逼前端分类。 | 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街道 | 2024年12月 | ||
优化有害垃圾收集暂存点布局,通过市场化方式建设1座有害垃圾集中暂存设施,规范收集暂存管理。 | 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街道 | 2024年12月 | ||
严格执行分类运输,杜绝“混收混运”,各类生活垃圾按规范收运至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集中暂存设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或直接运至终端。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按规范收运至处置场所,禁止混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 | 区城管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商务局、区供销联社,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8 | 强化末端处置 | 拓展可回收物资源化渠道,居民小区设置智能回收箱90个。 | 区城管执法局、区商务局、区供销联社,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强化有害垃圾收集、暂存、运输、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 | 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措施 | 责任单位 | 完成期限 |
9 | 因地制宜治理农村垃圾 | 完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市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升级改造老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按照“一村湾一亭棚”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农村地区建设乡村收集点200个并因地制宜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 | 区城管执法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街道 | 2024年11月 |
三、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共2项) | ||||
10 | 创新分类模式 | 推行街道主责、物业管理主导、服务外包补充的垃圾分类模式,物业小区实行“物业主导+桶边引导”,老旧小区实行“社区主导+居民自治”,有条件的小区实行智慧分类,实现“无人督导”。 | 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推进“两网融合”,健全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提升便民化、智慧化水平。 | 区城管执法局、区商务局、区供销联社,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11 | 建立激励机制 | 对达标街道、社区(村)、物业企业、家庭实施奖励,将垃圾分类纳入“十优满意小区”、文明单位等评选内容。 | 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区城管执法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 2025年1月 |
通过积分、返现等形式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准确率。 | 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四、强化宣传引导,全面提升分类意识(共3项) | ||||
12 | 推进共同缔造 | 推动建立以社区(村)为基础的垃圾分类自治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居民主体作用,加强社区居民沟通引导,发动群众共谋治理方案、共建志愿服务、共管分类质量、共评红榜黑榜、共享分类成果。构建区、街道、社区(村)志愿者服务队伍网络,打造志愿者服务平台,组建宣传员、督导员和社会监督员队伍。将垃圾分类纳入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内容,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上门宣传、投放引导、分类监督等志愿服务。 | 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城管执法局、区教育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措施 | 责任单位 | 完成期限 |
13 | 拓展宣传覆盖面 | 建设垃圾分类宣传阵地,交通场站、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小区等实现宣传阵地全覆盖,公园、绿地、景区、商圈、农贸市场等覆盖率80%。建成1条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线路,每个街道至少打造1个垃圾分类宣教馆或垃圾分类环保驿站,每个社区打造2—3个不同形式的宣传阵地。 | 区委宣传部、区城管执法局、区园林和林业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交通运输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教育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区水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14 | 多途径 宣传 | 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开展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教育,全区开展基层宣教活动100场以上。 | 区委宣传部、区城管执法委、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将垃圾分类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实践。 | 区教育局、区妇联,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
用好传统和新媒体平台,利用户外电子屏等各类宣传媒介,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 | 区委宣传部、区城管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五、保障措施(共5项) | ||||
15 | 加强组织推进 | 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组建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按照“工作方案+任务清单+工作导则+效能评估”模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党组织联动,构建共治共建、互联互动工作格局。 | 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2024年12月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措施 | 责任单位 | 完成期限 |
16 | 加大政策引导 | 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 | 区财政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作用,支持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示范创建、分类激励、体系运行等工作。 | 区城管执法局、区财政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
17 | 完善市场机制 | 通过特许经营、市场准入等方式,支持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元方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运行的作用。 | 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18 | 推进效能评估 | 开展垃圾分类效能评估,将街道、小区和重点行业纳入垃圾分类评估内容,实行每月检查考核,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奖惩。 | 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2024年12月 |
19 | 强化依法治理 | 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普法宣传,针对不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混装混运”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 | 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 持续推进 |
附件: